袁咨桐,原名荣先,化名庆吾,又名克生,1914年出生,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人。
袁咨桐6岁读私塾,1922年进入土城二级小学读书,1923年到黄齐生创办的贵阳达德学校读初小四年级。在这里,著名书画家谢孝思是他三、四年级的级任教师。
袁咨桐与黄齐生的独子黄寿光是同学,因自身品行优良,深得黄师母(王守瑜)喜爱。1925年,黄寿光不幸患病夭折,夫妇俩即把袁咨桐视为亲生儿子一般,每晚辅导他做作业,给他讲有益的故事。
袁咨桐
1926年8月,黄齐生担任贵州省立遵义三中校长,极力支持学生运动,袁咨桐在遵义三中读初一。1927年3月31日,四川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,在重庆制造“三·三一惨案”反革命大屠杀,杀死杀伤共产党人、左派国民党人和革命群众千余人。遵义各校组织示威游行,抗议军阀反革命暴行。黄齐生主持师生员工大会并宣读共产党发表的宣言,触怒了与军阀狼狈为奸的当局,被下令撤销校长职务并通缉。袁咨桐毅然随黄齐生去四川避难,并在黄齐生的培养、抚育下,逐渐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。
展开剩余46%1927年夏,在上海黄齐生妹妹家中,袁咨桐与王若飞(黄齐生的外侄)见面,并在王若飞的帮助下懂得许多革命道理,为以后积极参加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。
1928年春,14岁的袁咨桐随黄齐生来到南京,进燕子矶晓庄乡村实验师范学校附小高年级就读。1928年,学校建立党、团支部。1929年冬,袁咨桐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不久后担任团支部书记。
1929年,袁咨桐升读初中,加入了陶行知发动成立的联村(晓庄校内宿舍分成若干村)自卫团武装组织。1930年“四·三”事件发生,晓庄学校于4月4日发动全校师生,由石俊和袁咨桐带队游行示威,蒋介石于是4月8日下令封闭晓庄学校,并通缉陶行知,陶行知被迫流亡。
1930年8月,在党组织加紧开展工人罢工的暴动准备中,袁咨桐不幸被国民党南京警察厅抓捕。在警察厅两次过堂中,他对组织秘密守口如瓶。谷正伦要他填写自首书,声明与共产党永远脱离关系,他依然坚信共产主义,视死如归,谷正伦于他无奈,丧尽天良地将其年龄由16岁改成18岁,处以极刑。
9月17日,袁咨桐与他的战友等4人,被敌人推上刑车押赴雨花台,在呼喊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“打倒国民党”的口号声中英勇就义。
发布于:北京市联美配资-十大配资排行-专业配资网-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